收到中方警告后,韩国外长当着美方表态,对外释放信息量大
据财联社报道,韩国要求与美国就贸易问题进行“冷静有序”的磋商。据报道,这个亚洲第四大经济体正寻求在7月前与美国达成协议以避免加征关税。在华盛顿举行的“2+2”会谈中,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和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Dukgeun Ahn,会见了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·贝森特和美国贸易代表詹米森·格里尔。双方将争取在7月8日前达成协议,这一天恰逢美国总统特朗普90天关税暂停令到期。
观察人士认为,美国政府发动“关税战”的意图难以捉摸,贸易谈判没有方向感,各国对能否在近期与美国达成解决方案十分悲观。与此同时,由于美方反复无常、极限施压的做法严重削弱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,各国不得不加速寻找替代方案。不少经济体的代表原本希望借参加IMF和世行春季会议推动解决与美国的贸易争端,但路透社报道,尽管美国政府声称收到18份书面提议并进行密集谈判,会议结束时却没有达成任何一项协议。
韩国支柱产业(资料图)
据悉,韩国是受此次关税打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。半导体是韩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基石,2024年韩国的半导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20.8%,远超汽车、船舶、石化、通讯设备等韩国传统优势产品。而汽车则是韩国对美第一大出口品类,2024年韩国对美汽车出口额达347.4亿美元(约合2528亿元人民币),占整体汽车出口额的49.1%。 而这两大重要出口产业已遭到了国际贸易环境剧烈变动的冲击,并直接影响到了韩国的出口经济。
近日,在韩国智库主办的“2025峨山全会”上,美国前副国务卿库尔特·坎贝尔要求韩国以造船业为条件与美国磋商,并要求日韩两国都要配合美国的涉核武等相关决策。然而韩国外长赵兑烈当着坎贝尔的面,却对美国的关税政策提出质疑,表示支撑多边贸易体制的是携手实现共同繁荣的信念,而非零和博弈,但是如今这一国际秩序却出现了裂痕。同时,赵兑烈明确表示,没有任何国家愿在中美之间作出二选一的抉择,也没有国家希望看到美中战略竞争演变为“零和博弈”。
展开全文
韩国外长(资料图)
中国有句老话,听其言而观其行。作为美国的盟友,韩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深受美国的影响。韩国外交部长虽然这样表态,我们还是要关注接下来的一系列举动。果不其然,赵兑烈认为韩国的外交政策需要优先定位于韩美同盟等基础性问题,至于跟中国接触也是为了“防止21世纪强国之间爆发战争”,更是为了韩国自身利益。但是,从美国对韩国政治、经济的影响以及驻韩美军的存在,这就决定了韩国想完全制定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不现实。
韩国等小国的“表态中立”,本质是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无奈选择。它们既不愿放弃美国的安全保护,又无法承受与中国经济脱钩的代价。中国的反制措施和美国的胁迫,共同塑造了小国“口头上不选边、行动上找平衡”的策略。正如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所言:“在中美之间,小国不是在选边,而是在选怎么活”。这种困境短期内难以突破,而大国博弈的烈度,将最终决定这些国家能否在“惊涛骇浪”中守住航向。
特朗普(资料图)
在中美贸易关系不断紧张升级的当下,韩国的这番表态是有些一反常态的,要知道,在特朗普出台了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后,韩国可是第一时间表明希望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,韩国代总统韩德洙还有意为华盛顿送助攻,他声称韩国将不会与中国共同反击美国的关税,因为这不会有助于改变局势,与中国,日本的三方合作未必会让韩国受益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