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行业报告:深圳市金融运行报告(2024)
今天分享的是:金融行业报告:深圳市金融运行报告(2024)
报告共计:19页
2023年,深圳市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下,依然保持了经济的持续恢复和回升向好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606亿元,同比增长6.0%。在金融运行方面,深圳市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、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,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持,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1. 经济恢复与回升
- 内需潜力释放: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.0%,其中工业投资增长强劲,同比增长43.0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486亿元,同比增长7.8%。
- 外需增长平稳: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升,同比增长5.9%,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9.3%。
- 引资质量提升:全市实际使用外资626亿元,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.0倍。
- 物价水平平稳: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.8%,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.3%。
- 就业与收入增加: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9.7万人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.9%。
2.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
- 工业增长与新质生产力: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4.8万亿元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2%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8%,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至41.9%。
- 现代服务业发展: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2%,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76.3%。
-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: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1.8%,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.8%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15家,总量达到2.5万家。
- 经营主体活力激发:全市商事主体总量达423万户,全年新登记57万户,同比增长26.4%。
3. 金融运行与支持
- 银行业稳健发展:银行业资产规模稳步增长,总资产13.4万亿元,同比增长9.5%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.2万亿元,同比增长8.3%。
- 证券业稳定经营: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99亿元、净利润366亿元。深圳证券交易所直接融资规模超2.6万亿元。
- 保险业平稳发展: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720亿元,同比增长12.6%。
展开全文
- 社会融资规模增长:社会融资规模增量7998亿元,资金供给保持稳定。
-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发力:累计办理再贴现517亿元,惠及企业2367家;运用支小再贷款撬动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增长,惠及小微民营企业6253家。
4. 区域金融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
-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完善:创新“腾飞贷”业务模式,高新技术企业贷款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、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3.2%、25.9%、48.7%。
- 绿色金融资源聚集:绿色贷款余额9114亿元,同比增长41.3%。
- 普惠金融量增面扩价降: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.8万亿元,同比增长22.4%。
- 养老金融服务:累计为老年人制发颐年卡超100万张,累计为322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。
- 数字金融助力经济转型:数字人民币钱包累计开立3734万个,同比增长36.2%。
- 金融制度型开放:推动“金融支持前海30条”政策落地,构建深港金融互联互通新格局。
5. 金融服务与管理质效提升
- 优化境外支付服务:构建“大额刷卡、小额扫码、现金兜底”跨境支付方案,便利香港居民跨境消费。
- “金融为民”暖心工程:组织百余家金融机构参与暖心工程活动,提升金融服务温度和金融知识普及度。
6. 展望与预测
- 面临挑战:外部环境复杂性、严峻性、不确定性上升,全球经济增长放缓,通胀仍处高位,产业链及对外贸易遭受冲击,外部打压遏制态势持续。
- 内部挑战:有效需求不足,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,市场信心还需进一步提振。
- 应对策略:深圳市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增强经济活力、防范化解风险、改善社会预期,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。
2023年,深圳市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下,依然保持了经济的持续恢复和回升向好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606亿元,同比增长6.0%。在金融运行方面,深圳市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、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,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持,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展望未来,深圳市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,增强经济活力、防范化解风险、改善社会预期,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。
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
报告共计: 19页
中小未来圈,你需要的资料,我这里都有!
评论